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 财政动态

中国财经报点赞:浙江温州实现资金使用全程监管

发布日期:2021-01-13浏览次数:来源:市财政局字体:[ ]

1月12日,中国财经报报道了题为《浙江温州实现资金使用全程监管》的文章,点赞温州市财政局运用“互联网+监管”大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系列做法。

详细报道如下: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持续推进财政“大监督体系”建设,以“最多跑一次”为引领,以数字化转型为路径,创新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车”在线兑现监管系统,将“互联网+监管”全面嵌入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得到大幅度提高。

事前提前介入,财政监督关口前移

在温州市财政局局长陈宣安看来,财政监督应重在“未雨绸缪”,而非“亡羊补牢”。温州市在设计惠企政策“直通车”在线兑现监管系统时,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财政奖补项目兑现的前置关口,通过取消事前纸质资料审核备案环节,创新设立“项目库”“指南书”“共享云”,实现财政资金使用风险源头管控。

在清理整合178个产业政策、形成“5+X”产业政策清单的基础上,温州市在监管系统中设置奖补项目库,增加预算指标、兑现进度等关键要素,实现产业政策全覆盖,为智能化、日常化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根据奖补项目资金使用计划,同步编制了奖补项目绩效目标。

根据产业政策清单,温州市制定奖补项目申报指南规范,设置奖补项目的类型、实施目标、对象条件、奖补内容等九大模块,主管部门在线填报,财政部门审查确认,实现事前留痕,为开展后续监管打下基础。

温州市搭建了具备事前匹配、自动预警、智能核定、动态追踪等功能的数据“共享云”,自动校验奖补项目,自动剔除重复享受的奖补项目。同时,梳理按照地方综合贡献度、银行贴息、技改投入等要素作为依据的奖补项目,标记重复属性,为产业政策迭代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事中全面监督,资金风险实时管控

事中监督是财政监督业务的核心所在,贯穿奖补项目申报、审核、拨付等主要环节。依托在线兑现监管系统,温州市财政部门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奖补项目的详细信息,实现“无纸化”监督。

单位申报奖补项目后,监管系统重点核查申报单位是否属于负面清单、奖补资金是否符合地方综合贡献总量控制和查重规则,进而自动生成核查对比清单和风险预警提示结果。财政部门可以实时对奖补项目申报、遴选、核查、支付等事项进行动态管理、绩效监控,实时跟踪财政资金预算安排、分配、使用、管理、效益情况。

2020年9月,为了更好地监管奖补资金的支付全过程,温州市财政局开发了“产业政策奖励兑现资金支付辅助系统”,打通惠企政策“直通车”和财政支付系统,实现支付进度和兑现资金可查、可看、可追溯。

“在打通系统的前提下,我们成功实现了在线修正拨付信息、在线数据同步等功能,可以及时预警、纠偏资金拨付流程,真正实现‘互联网+’监管。”陈宣安说。据统计,系统上线以来,累计监管3500余笔奖补资金发放,资金达1.43亿元。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温州市财政局将该系统与创新开展的财政“五好服务”活动理念相结合,打造在线监管平台“人工+AI”24小时服务。对外处理申报信息异议、公示异议、功能优化建议和政策修改意见,对内处理数据需求、核查异议。同时,对接打通“帮企云”“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等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动式”在线服务。

事后结果应用,治理能力加速提升

财政资金重支出、轻绩效,是长期以来困扰财政部门的问题,产业政策多、涉及面广、资金量大也同样成为财政部门精细化管理面对的“三座大山”。因此,为打通资金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在线监管系统设置了财政监督、绩效评价、信用管理等功能,全面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系统可以对违规问题线索实行在线推送、在线溯源,对财政行政处罚、处理后纳入“黑名单”管理的对象进行在线动态监管;针对重大问题线索,财政、审计部门可以根据系统分析的数据,开展实地调查,以“线上+线下”形式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威慑力。

同时,系统具有奖补申请与兑现流程好差评、奖补项目政策实施成效问卷调查与评价等功能,以电子问卷代替纸质问卷,及时跟进产业政策的落实情况。涵盖投入产出效果等方面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数据库,年末或政策实施期结束后可开展在线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产业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信用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温州市财政、发改部门依托在线监管系统,实现信用数据共享,针对自动检测或经举报发现不符合信用承诺事项等违规情况的企业,进行在线动态预警。流程结束后,对申请奖补过程中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经认定后列入“黑名单”,并生成报告发送至“温州市信用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列入企业征信。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