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财政信息  > 政府预决算

关于温州市2021年市级财政决算的报告


温州市财政局

2022年8月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市级财政决算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1年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面对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和共同富裕示范区起步的新形势,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和对温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动服务保障“五城五高地”建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有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

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0亿元,剔除体制调整及一次性收入等因素后,为138.5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增长9.6%,与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5亿元,剔除省级下达车购税安排的一次性支出和新增PPP支出等因素后,为127.4亿元,完成预算的101.1%,增长8.3%,与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超过年初支出预算数,主要是上级专项补助收入增加。

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体收支平衡决算情况: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0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288.7亿元,收入合计430.7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5.5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285.2亿元,支出合计为430.7亿元。收支合计数均比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2.3亿元,主要是省转移支付收入增加、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支出和结转下年项目支出增加。

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收支决算数与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主要科目收入决算情况:



主要科目支出决算情况:



(2)上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21年市本级共收到中央税收返还收入22.5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73.1亿元。市本级对各县(市、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84.2亿元,其中:对各区税收返还5.9亿元,对各县(市、区)一般性转移支付53.7亿元,对各县(市、区)专项转移支付24.6亿元。

(3)预备费使用情况。

2021年市本级预备费预算为2.1亿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报经市政府批准动用0.9亿元,用于疫情防控等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其余预备费结余资金1.2亿元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4)超收收入安排情况。

2021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4.2亿元,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5)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预算周转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

2021年市本级年初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5亿元(统筹用于市本级支出),年末按规定将净结余资金、超收收入、政府性基金结转规模超过当年收入30%部分等补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4亿元,基金余额为37.0亿元。

2021年市本级预算周转金规模无变化,余额2.4亿元,按规定用于本级政府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

2.市级功能区。

2021年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生态园等三个市级功能区(以下简称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亿元,加上转移性收入11.0亿元,收入合计44.1亿元。

2021年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亿元,加上转移性支出9.0亿元,支出合计44.1亿元。

收支相抵,市级功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均比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9亿元,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增加、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以及上解上级支出增加因素。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

202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25.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1.5%,增长3.8%;加上转移性收入290.4亿元,收入合计616.3亿元。

2021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6亿元,剔除新增债券支出因素后,为242.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2%,下降8.0%;加上转移性支出354.7亿元,支出合计616.3亿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决算数、收支合计决算数均与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2.市级功能区。

2021年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1.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4%,增长15.4%;加上转移性收入58.4亿元,收入合计169.6亿元。

2021年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2.9亿元,剔除新增债券因素后,为103.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9.3%,增长3.1%;加上转移性支出26.7亿元,支出合计169.6亿元。

收支相抵,市级功能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均比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0.3亿元,主要是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级补助收入增加、结转下年支出增加因素。

(三)社保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1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36.2亿元,完成预算的107.4%,增长24.5%。加上动用上年结余1.9亿元,合计138.1亿元。

2021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支出101.7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增长8.8%。

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本年结余36.4亿元。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决算数分别比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收入执行数增加3.5亿元、支出执行数减少1.1亿元,变动的原因主要是2021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出台提档补缴政策等引起收入增加,新冠疫苗接种价格下降等引起支出减少。收支数据都做了相应修正。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市本级。

2021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155万元,完成预算的135.4%,增长140.9%;加上转移性收入1934万元,收入合计14089万元。

2021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080万元,完成预算的87.6%,增长296.6%;加上转移性支出7009万元,支出合计14089万元。

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合计决算数均比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增加1万元,主要是决算报表尾差调整原因,实际数据没有变动。

2.市级功能区。

2021年市级功能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

2021年市级功能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9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加上转移性支出510万元,支出合计170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收支决算数与向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五)市区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债务限额。

2021年省财政厅核定市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99.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07.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92.6亿元。

2.债务余额。

2021年末市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96.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06.6亿元,占18.8%,较上年增加72.3亿元;专项债务余额890.3亿元,占81.2%,较上年增加182.4亿元。市区债务余额在省核定的债务限额范围之内。

3.使用情况。

2021年省代温州市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28.5亿元(一般债券81.5亿元,专项债券247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72.4亿元,新增专项用于化解存量债务的债券83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73.1亿元。新增政府债券分别用于交通运输35.5亿元,占20.5%;教育、科学、医疗等社会事业17.2亿元,占9.9%;市政建设66.4亿元,占38.4%;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42.6亿元,占24.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6亿元,占2.1%;农林水利建设7.3亿元,占4.2%;冷链物流0.5亿元,占0.3%。

4.偿还情况。

2021年,市区共安排还本支出73.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9.2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4.6亿元。

(六)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2021年,温州市不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坚持“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理念,构建具有温州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积极发挥预算绩效管理职能,优化财政资源配置。一是把握重点,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对申报金额超500万元的项目组织开展预算绩效评审,项目合计241个,涉及资金63.6亿元;对130家单位298个项目实施财政复核评价,对13个专项资金或重大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资金规模超67亿元。强化绩效结果应用,通过预算评审、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一系列绩效管理手段,将绩效结果挂钩部门考绩、预算编制及项目调整,共计核减预算资金超9亿元。二是争先进位,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21年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之年,温州争取5项改革试点,占全省改革任务近20%,为全省之最。其中3项改革入选省财政厅试点改革优秀案例库,典型做法获得省厅大力推广。三是创新载体,助力绩效工作提质增效。集业务融合、数据融通、智能预警为一体,打造智慧绩效平台,实现预算绩效线上闭环管理,提高绩效管理智能化水平。

(七)市本级列入人民代表大会审查的部门决算情况。

2021年市本级77个列入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部门的年初预算135.1亿元,年中除省拨资金增加23.9亿元外,其他追加减调整9亿元(主要是疫情防控相关经费增加和市属高校办学规模扩大、学校工资待遇提升等政策变化等),全年支出161.5亿元,预算执行率为96.2%。其中10个重点审查部门的情况如下:

温州市统计局:年初预算2484万元,年中追加调整9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09万元,项目支出追减15万元),全年支出2485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6.4%。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年初预算9303万元,年中追加调整176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54万元,项目支出追加735万元,年初政府投资预备类转为实施类项目调增873万元),全年支出1090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6%。

温州市应急管理局:年初预算4632万元,年中追加调整26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200万元,项目支出追加60万元),全年支出468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5.7%。

温州市水利局:年初预算14885万元,年中追减调整216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减77万元,项目支出追减2092万元),全年支出12575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9%。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年初预算27756万元,年中追加调整8863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38万元,项目支出追加8725万元),全年支出35151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6%。

温州城市大学:年初预算7809万元,年中追加调整154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减20万元,项目支出追加174万元),全年支出786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7%。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年初预算2764万元,年中追减调整596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10万元,项目支出追减706万元),全年支出2131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3%。

温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年初预算5651万元,年中追加调整235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81万元,省拨资金增加3583万元,项目支出追减1313万元),全年支出7680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6%。

温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年初预算5127万元,年中追加调整13109万元(其中项目支出追减264万元,年初政府投资预备类转为实施类项目调增13373万元),全年支出17711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7.1%。

温州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中心:年初预算6148万元,年中追减调整8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等基本支出追加1万元,项目支出追减88万元),全年支出5995万元,预算执行率为98.9%。 

二、2021年主要工作措施

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聚力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确保“四本预算”实现收支决算平衡,推动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机制创新,在“优结构、稳增长”中提高财政实力。积极研判经济形势,科学把握组织收入的节奏和力度,不断推动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一是创新“结构生财”新制度。创新制定《结构生财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巩固聚财基础、拓展引财渠道、激发生财动力。构建市、县、镇街三级联动的财源培育激励机制,实现抓增收、抓财税、抓经济的压力层层传导,全面激发属地政府财源培育的内生动力。二是建立“运行分析”新机制。深入分析当前紧平衡收支形势,强化全市“一盘棋”统筹,建立事前审核、定期报送的县(市、区)“三保”监管服务机制,主动对接、全面掌握各区(功能区)财政收支运行情况,动态分析预判潜在风险,量身定制“一区一策”平衡方案,确保财政运行平稳可持续。三是迭代“做地基金”新模式。率先建立200亿元规模的自然资源(土地)储备开发基金,系统串联“做地、储备、出让”各环节,全面激活财政资金逆周期调节作用和错峰保供功能,解决了属地政府缺乏做地资金来源的现实困境,有效保障了做地储备出让供应链的完整性,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坚持改革破题,在“添活力、强创新”中增强发展动能。坚持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思维,以创造性张力激发财政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一是喜获“财政金改”三连冠。连续三年获批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率先出台改革试点方案,实施“金改12条”,推动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扩大至4180.3亿元,贷款户数新增超22万户,贷款平均利率从试点之初的7.63%降至5.27%,有效破解温州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瓶颈。二是开辟“民企融资”新渠道。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技术产权资产支持票据项目,帮助温州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142项技术产权获得了2亿元融资,为初创型、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闯出一条低成本、长周期的融资创新路径。三是优化“政府采购”大环境。制定《政府采购负面清单》《政府采购常用业务手册》,创新履约保证电子化服务,打通“信用融资”跨省市跨地域线上申请路径,明确采购项目中小企业预留份额,全力打造公平、高效、便捷的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全市中小企业中标金额占比提升至86.4%。

(三)坚持建章立制,在“防风险、严监管”中提升治理效能。积极健全财政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市财政系统荣获4项省政府督查激励(温州市和乐清、永嘉、平阳),项次居全省最多。一是绩效管理全面深化。围绕疫情防控、产业政策、民生保障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管理与预算安排相挂钩,核减预算资金超9亿元。创新建立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项目资金配置错位、使用低效等问题,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二是监管体系有效夯实。修订完善市本级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制度,全年开展竞争性存放4期,资金规模达285亿元。创新打造“3+1”财政监督体系,出台《温州市县财政监督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首次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内控检查、开展惠企政策“直通车”线上抽查,第一时间发现并追回多补资金1500余万元。创新打造“一库一码全链条”监管系统,有力构建“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现代财会监督体系,三是风险防控扎实有力。全市隐性债务化解完成年度任务的188%,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省审计厅对2018-2020年度隐性债务化解情况的核查审计,债务化解通过率达98%,居全省第一,成为超大规模化债、最真实化债的典范。

(四)坚持惠企纾困,在“送服务、强支撑”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财政扶持要素,靠前服务、创新路径,全力助推企业提质扩容、转型升级、健康发展。一是数字赋能跑出惠企“加速度”。推动惠企政策“直通车”3.0版落地见效,创新嵌入风险检测跟踪模块,加快形成“直达-快兑-监管”全链条闭环,全市全年惠企政策兑现52.5亿元,惠及企业5.2万余户次。做好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率全省之先提前一个月100%完成中央直达资金支出任务,跑出了惠企利民的“温州速度”,打造了“两个直达”的全省样板。二是高效响应实现服务“全闭环”。进一步深化会计税务专家服务团,创新出台《温州市会计税务专家服务团管理办法》,建立“问题收集、匹配交办、快速响应、结果反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以专业化服务全力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累计服务企业5万余次,解决困难问题3.5万余个,成功辅助8家企业上市、3家企业报会,得到广大企业家的真情点赞。三是财金协同激活发展“动力源”。积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扶微助企,2021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76亿元、在保户数3.5万户,同比分别增长43.9%、24.0%,切实以普惠金融带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迭代扩容市科创基金至50亿元,以基金撬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速融合,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坚持以人为本,在“惠民生、增福祉”中推进共同富裕。全年全市民生支出799.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9%,有力保障温馨教室、明眸皓齿、安心托幼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建设。一是优化供给激发“共富”活力。投入1.1亿元有力撬动社会力量办文化,全面擦亮文化驿站、城市书房等文化“金名片”。大力推进亚运城市提质升级重点项目建设,为项目按时交付保驾护航。完善落实稳就业政策,投入1.4亿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创新打造利民补助“一键达”系统,实现利民补助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直达兑付,全市共兑现补助资金12.9亿元,惠及群众171.7万人次。二是强化支撑兜牢“共富”底线。投入市级资金4246万元保障疫情防控,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10亿元保障全市市民完成疫苗接种1767.8余万剂次。投入8.5亿元提高全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投入3435万元加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投入2850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2660万元资助全市困难群众参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益康保”,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三是深化改革夯实“共富”基石。统筹7465万元提高高中、公办幼儿园教师待遇,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金政策,提高山区五县保障比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地区倾斜。创新打造“未来乡村”共建共享平台,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等闲置要素,倍增撬动社会投入,预期推动村集体年均经营性收入增加12万元以上。持续扩大跨领域资金整合范围,整合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4.6亿元,为实施重大支农政策提供保障。

(六)坚持都市振兴,在“塑品质、提能级”中加速城市蝶变。积极迭代升级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有力保障“城市更新”。进一步加强“大建大美”“精建精美”财力保障,统筹38.8亿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建设项目,滚动推进城市更新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中心城区实现了从“拆”到“建”变“美”的根本性改变,城区首位度得到显著提升。二是有力保障“大干交通”。创新温瑞大道快速路二期、沿江快速路一期东西段、乌牛互通等项目建设模式和资金保障机制,实现资金流、决策流、工作流高效协同。投入10.6亿元为轨道交通S线平稳运行、顺利推进提供有力支撑。拨付3.5亿元有效保障金丽温高速东延线、瑞平苍高速、瓯江北口大桥等高速项目建设,助力打造“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三是有力保障“科创融合”。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投入2.2亿元,全力保障瓯江实验室、国科大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安排4.7亿元助推温大获批浙南闽北赣东唯一博士学位授予点,落实26亿元助力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温州理工学院。创新优化高校激励性政策,以财政资金促进科研成果落地转换,温职院发明专利授权数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服务企业年均产生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产学研用”实现全链条深入融合。

关于温州市2021年市级财政决算的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