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财政审核  > 案例分析  > 结算审核

温州市重塑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审查体系有力推动项目管理节支增效

发布日期:2023-12-29浏览次数:来源:温州市财政局字体:[ ]

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查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升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效益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财政收支紧平衡背景下,温州市财政局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深化财政投资评审领域改革,重塑审查体系,厘清结算评审权责边界,助力财政监管提质增效。近两年,共办理市本级工程造价结算监督审查项目219个,核减工程结算造价约1.7亿元,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质效和财政资金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一、全景式审查监督,厘清结算评审权责边界。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前后期主体不一引发的权责分离现象,市财政局构建“顶层创新+横纵联动”的全景式审查格局,推动破解结算办理难、时间长等问题。一是筑牢政策顶层设计。创新制定《温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价款结算监督审查管理办法(暂行)》,对工程价款结算从“审定模式”向“监督审查模式”转型。受理范围从合同金额1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调整至400万元(含以上)。二是责任落实纵向到底。财政部门出具的监督意见书,纠正了建设单位的意识误区,强调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是施工合同的“甲方”与“乙方”;告诉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建设单位优化工程管理。三是进度管理横向到边。针对转型的时间节点问题,2022年8月市财政发布《温州市财政局关于促进已竣工验收项目工程价款结算监督审查工作的通知》,明确2022年9月30日前报备的工程价款结算审核报告由财政局安排审定,之后安排监督审查。同时,针对711项情况复杂、资料缺失,处理难的超期未审结的历史遗留项目,市财政通过各方审定、单方定价、甩项定价、中止退件四大创新措施,历时6个月攻坚,完成彻底清零。通过计划的倒排,促进了结算评审工作的快速转型。

二、全程式绩效管理,助力财政监管提质增效。坚决扛起财政监管职责,以市政府名义创新出台《温州市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绩效管理。一是事前绩效评估。创新打造“温州市级政府投资项目造价指标库系统”,建立行业项目限额标准,形成了市政道路、沿河绿化、安澜海堤等多项造价指标。以造价指标作为投资控制标准,积极有效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纳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二是事中绩效监控。严格概算刚性约束,创新设定“项目概算和估算对比表”、“合同和概算对比表”、“合同进度用款情况表”、“工程变更联系单汇总表”四张报表,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预警项目超工期、超概算,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三是事后绩效评价。通过建立结算进度报表制度、结算审核报备制度、结算审查监督制度,全过程跟踪工程价款结算审核、报备、监督工作。改变了以往“审定模式”下的工程价款结算,由建设单位搜集、整理结算资料,由财政部门进行工程价款审核。转型后的“监督审查模式”要求建设单位报备“审核报告”,即要求建设单位先完成工程价款审核,再向财政部门报备。

三、全速式技术服务,推动转型工作高质量开展。寓服务于监管,以服务促监管,全面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查质效,以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政府投资项目顺利推进。一是编制操作指引“说明书”。贴心编制并发布《温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价款结算财政审查操作指引》,以“说明书”式的操作指引,将转型后的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查工作的具体要求,逐条进行详细的、深入的、精确的说明与解读,以公开透明方式帮助项目各相关方更好地理解《指引》的背景和具体条款,推动结算审查转型工作规范、顺利展开。二是创新中介采购“主框架”。针对政府造价审查采购活动存在“多频次、小额度”困境,市财政大胆探索、创新实践,率全省之先搭建了温州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督审查服务第三方机构框架协议采购的“四梁八柱”,入围“框架协议”的供应商达126 家,投标报价优惠率区间稳定在55%-65%,切实提高政府采购项目资金绩效。三是组织宣传培训“大讲堂”。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查方式由审定转型为备案抽查,实际上对监管部门、建设单位、中介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再局限于结算造价的审查定案工作,而是对政府投资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审查。因此市财政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培训活动,通过文件解读、经验分享、案例分析、问题解答,促进项目各方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价款结算财政审查新思路、新做法有了深度了解与认识,切实做好转型工作各项要求的贯彻实施。累计开展培训5次,覆盖建设单位、中介机构33个。四是打造数字提能“新平台”。基于打造全速式技术服务的目标和转型后的结算审查业务运行方式,用数字化手段缩短政府投资项目工程价款结算审查时长,于2022年6月完成财政项目审核管理系统改造升级,实现“项目送审、结算备案、项目抽查、委托派件、意见出具”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过程留痕、限时办理,实现结算送审“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