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明:温州市民营企业高端会计(后备)人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知不觉中,我在会计行业从业了二十五年,我1996年学校毕业进入国企,先后从事出纳、成本核算会计、往来帐会计、主办会计等基层岗位;2001年7月放弃国企,选择了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一路从主办会计、部门副经理、经理,到现在的账务管理部总监。回首这二十五年的过往,细细品味,感悟颇多。 一、活到老,学到老,扎实财务本职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取得进步的动力,为了做好财务工作,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从初级会计专业资格、中级会计专业资格到高级会计专业资格等专业学习,再到中国企业联合会举办的财务总监专业培训,复旦大学高级经理EMBA核心课程培训班,接受了企业战略、管理经济学、营销管理等方面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全方位学习。 制定规范财务管理及核算要求的内部管理制度,执笔修订了红蜻蜓的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审计制度》《费用报销暂行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等等一系列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共20余册,内容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方法,切实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随后又制定了《会计核算办法》,对公司的会计档案管理、财务人员交接、业务的具体科目核算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管理有了制度作为强有力的保障,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各项财务制度的实施,也保证了公司财务处理的规范运作,最终实现公司上市。 二、引领创新,提升业财融合水平 凭着对业务深度的了解掌握,根据业务灵活的需要,引领创新,编制了红蜻蜓股份公司会计核算办法,该核算办法涉及到多项创新的业务,比如电商业务、联营合营业务等等,大胆创新零售行业的模式。在电商业务飞速发展的当前,2011年中期,积极建议将电商业务独立设公司运作,按事业部体制进行运营。 系统梳理公司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建立管理会计报告制度。推行公司基于业务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项目,努力引导财务人员概念转型,在业务过程中前置财务管理,推动核算型财务向管理型财务转变。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深入地了解业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于业务内容和业务活动各环节中资金的流动情况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做好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情况及时获取业务的运作情况、预算的执行情况。提升财务信息对业务工作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管理决策更具科学性。梳理内部岗位绩效,制订公司KIP指标,把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科学的分配,使得公司战略目标能够在各个部门中顺利推进。参与编写公司《基于业务价值链的管理会计应用》的课题,被选入工信部工业和信息通信业管理会计案例集。 三、开拓思维、顺应财务信息化建设 2007年红蜻蜓股份公司成立以后,原有小型的局部系统软件已难以完全支撑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各类业务需求。为了建立统一有效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引进用友网络版U8和NC的财务核算软件,并组建小组,系统性设置会计基础信息,设置操作员权限,并为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类型的分析报表,为业务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基础。 参与公司财务信息化管理,协同相关人员,通过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PMES系统项目、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永嘉自动化物流基地建设项目、区域零配仓试点建设项目、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建设项目、全渠道营销O2O支撑项目等七个项目分块落实,打造红蜻蜓鞋业数字化工厂,此项目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列入省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2017年初,组建财务团队加入公司SAP项目组,实现公司SAP全面上线,完成财务信息化全面提升,做到以财务为核心,整合业务流程和数据,打造一个业务和财务集成的可供企业持续发展的ERP基础平台。2019年,整合账务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支付,做到了财务共享前期的账务核算物理集中概念,打通OA报销流与凭证生成的自动化对接,实现了部分单据影像上传,对分管部门内的50多名财务人员按财务共享要求进行重新分工,减轻账务核算环节的工作量,同时提升管理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始终秉承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按规披露各项财务信息。2020年,我有幸成为温州市民营企业高端会计培训班的一员,为我进入职业黄金生涯助力,同时我个人也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公司为温州市会计行业添砖加瓦,为温州民营企业资本腾飞助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