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财务部主管,先后在省市县三级电力公司工作锻炼,电力财务无纸化及工程管理优秀人员,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专班成员,参与会计数据标准建设及会计信息“十四五”规划工作,高级会计师,温州市第四期高端会计人才。从厦门大学会计系毕业后,我只身来到与福建接壤的温州。温州号称温润之州,浙江的南大门,民营企业的发祥地,新中国第一张民营企业工商执照便来自于温州。温州人吃苦耐劳,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作为新温州人,我当时就立下了誓言,要以自己在会计上的所学为温州经济发展做出一番贡献。 一、扎根基层,始终坚守会计人员情怀 我在温州第一站的落脚点是洞头供电公司,作为一个海岛县级公司,常住人口只有十几万,当时进出岛只有一条道路,当地还保留比较淳朴的民风,晚上基本没有娱乐活动。为了适应这样单调的环境,我主动学习洞头话,融入当地生活,向公司的财务前辈学习账务经验,晚上利用空闲时间开始考级考证的学习,结合我在学校中掌握的知识,我很快就成为公司财务报表及工程管理的行家里手。作为关键用户,我参与代管县ERP系统上线,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功能跨越式提升,获得省电力公司2011年省地县一体化ERP全覆盖优秀工作者,同时及时精准上报每月报表并开展分析,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工作表现突出,连续获得温州电力公司2011年、2012年财务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省电力公司2012年度财务工作先进个人。 二、勇于挑战,积极主动敢于超越自我 在洞头工作了十年之后,为了不给自己人生设限,我主动走出去来到省公司挂岗,为能够快速适应省公司节奏快、压力大的工作强度,我主动牺牲晚上及周末时间,苦心钻研财务及业务知识,不断打磨优化写作技能,以自己的力量为公司经营发展发光发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在电力工程上的经验积累,为第三轮输配电价成本监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协调业务部门高效开展资产接收工作,做大做实公司有效资产。我始终秉持着严格的标准,工作上自我加压,在资产数据治理专项工作中,完成省公司要求的合规率目标后,结合实际继续分析挖掘,将该指标提升更高水平,获得省公司财务部领导和同事的大力肯定。 在省公司挂岗之后,我选择温州市公司作为我工作能力展现的平台,作为桥梁发挥省市县公司承上启下作用。遇到困难我敢于“碰钉子”,在国网公司全域资产精益专项工作中,主动承接智享卡片标准制定及逾龄资产盘活利用场景试点等工作中较难部分,提出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推动资产管理数字化升级。在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工作中,直面产业公司及外部供应商的融资困难,加班加点坚持到底,为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央企责任担当。 三、以研促学,展现专业示范引领作用 除了日常的财务账务处理之外,我还承担着财务前沿课题的研究。温州电力作为国网公司财务无纸化综合试点单位,直接派我来到财政部会计司制度三处挂岗。财政部挂岗期间,我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制定及试点,起草会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修订会计信息化工作和会计软件功能规范,获得财政部感谢信。同时我积极衔接财政部、浙江财政厅、温州财政局及温州电力在试点工作上的沟通交流,促成全国第一张符合财政部会计数据标准的电子凭证落地温州,充分展现温州人敢想敢做的精神风貌。 温州电力的财务无纸化成果也被视作国网公司标杆示范典范,财务智慧档案馆项目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验收。项目取得了13项发明专利。2篇论文被北大核心期刊录用,1篇论文被EI录用。无纸化成果先后荣获中电联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卓越案例,国家电网公司2022年度管理创新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并在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作交流发布。 除此之外,我参与了产融产品及保险管理的课题研究,推行省内首单“电e盈”,促成全国首笔“智网减排贷”,落地全省首笔电力数据金融征信,获温州市长肯定批示。同时作为全省电力系统首家试点保险小额理赔机制的单位,实现保险从报案到赔款收入过账全流程无纸化处理,圆满完成国网总部课题要求,获得省公司感谢信。 回顾这些工作经历,有辛酸有汗水,但也有更多的喜悦和满足。一路走来,感谢许许多多前辈朋友的帮助,让我现在可以独当一面,在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上发挥我应有作用。今后,我将再接再厉,不负时光流逝,为实现中国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